書法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傳統藝術之一,被(bèi)公認爲國粹。它有法又無法,有形又無迹,有意又無意,給人以美感和享受、陶冶和提升。王羲之的行書、張旭的草書、顔真卿的楷書等,都(dōu)在或動或靜、或輕或重的千變萬化中創造大境界。
當今社會,學習
書法蔚然成(chéng)風。不過,值得關注的是,大衆口中“
書法”“
書法家”“
書法經典”一類詞彙或表述,幾乎停留在口耳相傳、習慣性表達的層面(miàn)上,尚未經過現代人文學術的嚴格檢驗和定義,也成(chéng)爲普通人進入
書法藝術道(dào)路上繞不開的話題。
陳碩,山東大學文學院教師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文藝美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,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博士,2018-2019學年布朗大學藝術與建築史系訪問研究員。針對上述疑問,陳碩做客波士頓清華校友會舉辦的TAB Talks,并作出精彩闡釋——
欣賞書法:
先要建立評價尺度與審美标準
有個故事(shì):“歐陽詢嘗行,見古碑,晉索靖所書。駐馬觀之,良久而去。數百步複返,下馬伫立,及疲,乃布裘坐觀,因宿其旁,三日方去。”大意是,以歐陽詢的水平去欣賞索靖的作品,也得花費不短的時間“消化”。由此可見,
書法欣賞水平的提高肯定不是一蹴而就(jiù)的。
這其中存在一個邏輯的悖論:沒有人能(néng)在隻見過一件
書法作品的情況下,對其進行準确的欣賞與鑒别。所以,想要有效欣賞、準确鑒别一件作品,需要全盤了解曆史上的主要書迹及相關知識。從這個角度出發,“多”和“一”之間,彼此被(bèi)循環論證了。
在腦海中積累了一定數量
書法圖像與知識後,可以選擇用“匹配”的邏輯欣賞
書法,即把一個具體的對象,放在幾把不同“尺子”的刻度上加以界定。這些“尺子”有字體(楷、行、草、隸、篆)、風格(如楷書中的魏碑、唐楷、小楷,唐楷又可以分出歐、褚、虞、薛、顔、柳等)、技術(用筆技巧、章法技巧、墨色技巧、文本與風格的協調技巧等)、氣息(近于古今書迹的哪一類,高雅、低俗、清新等)等。每一把“尺子”都(dōu)基于從龐大經典作品凝結出的知識脈絡,當欣賞者的所見、所知越多,“尺子”建立的标準體系就(jiù)會越客觀、有效。“匹配”對于大多數
書法作品來說,具有可操作性,其實質近于“拿一件作品來與數量龐大的古代書迹比較”。
此外,
書法有一個十分顯著的特點,廣義上的“古代傳統”幾乎是後世
書法的唯一來源。關于“傳統”的成(chéng)分,有形者是人物、作品、文字、工具等,無形者是曆史觀、審美、氣息、價值判斷等。可以這麽理解,“傳統”就(jiù)是“尺子”刻度的來源。它一方面(miàn)提供了主要的範本、技術、曆史知識,另一方面(miàn)提供了主要的評價尺度和審美标準。隻要學習或者欣賞
書法,必然會同異常複雜、龐大的“傳統”發生聯系。需要注意的是,“傳統”本身有發展和建構的過程,王羲之便不是天然的“書聖”。例如,在南朝時期,陶弘景說:“比世皆高尚子敬,子敬、元常繼以齊名,貴斯式略,海内非惟不複知有元常,于逸少亦然。”“子敬”便是王獻之。由此可見,當時王羲之的社會認可度遠遠比不上自己的兒子。其實,王羲之去世之後,曾一度被(bèi)世人遺忘,其曆史地位的最終确立,有賴于梁武帝蕭衍和唐太宗李世民等人的大力推舉。
作品怎樣才能(néng)成(chéng)爲經典
不過,在“傳統”中居于主體的還是一些在技術、風格、審美等方面(miàn)有代表性甚至偉大成(chéng)就(jiù)的經典之作,我們今天熟知的古代
書法作品大都(dōu)在其中。那麽,什麽樣的作品可以稱之爲經典?
可以以清中期爲界,分爲兩個階段。前一階段中的經典,主要是名家之作(至少是可以附會到名家的作品),特别是王羲之成(chéng)爲“書聖”之後,曆史上形成(chéng)了以王羲之爲中心的名家譜系,包括我們熟悉的大部分名家。在清代中期,發生了從帖到碑的轉向(xiàng),興起(qǐ)了一股叫(jiào)“碑學”的潮流。其本身很複雜,難以一兩句話講清楚,但簡單來說,“碑學”有著(zhe)重視新見材料、重視非名家書迹、重視開發與古典名家有别的非精英趣味。此後,進入“經典”範疇的作品便複雜得多了,包括各式各樣的南北朝碑刻摩崖、敦煌文書等。這便意味著(zhe),以往被(bèi)奉爲至高典範的王羲之《蘭亭序》,漸漸被(bèi)《始平公造像記》這樣一些生拙雄渾的非名家銘刻所代替。
一個值得關注的例子是,原石存于洛陽龍門石窟的《鄭長猷造像記》,裏面(miàn)一些字竟然出現了“缺胳膊少腿”的情況。目前比較通行的解釋,是由于刻工不識字而造成(chéng)的“烏龍”。但在這樣一些來源複雜、面(miàn)目參差、水準有别的書迹進入“
書法”甚至“經典”的範圍後,也造成(chéng)了消解“經典”邊界的危險。所以,清代中後期以來,“碑帖融合”一類主張應時而出。許多作者努力保留這些書迹的某些優點,加以“雅化”,與既有的經典名家系統相融合。當然,這其實是一個迄今仍在持續的過程。
不是寫得好(hǎo)不好(hǎo)的問題,
而是文化問題
既然有些作品是素人之書,文化附加值比較低,那爲什麽還會被(bèi)納入“經典”呢?其實,建構名家系統與解構名家系統的,是一批人。
書法有著(zhe)非常複雜的文化基因,在識字率與教育普及程度有限的古代中國,
書法因直接由書寫漢字發展而來,在一開始便與識字者、擁有文化與教育資本者有極大的交集。也就(jiù)是說,當時能(néng)和
書法“沾上邊”的,基本都(dōu)是文化精英。而且,他們不把所有寫得好(hǎo)看的字都(dōu)叫(jiào)作“
書法”,更不把任何寫字好(hǎo)看的人都(dōu)認作“
書法家”。曆數自倉颉、史籀,到李斯、蔡邕、“二王”以來的名家,都(dōu)是兼有政治家、學者、詩人、士人領袖等多重身份的文化精英。而那些字寫得好(hǎo)但文化程度低、社會地位低的人,在古代往往被(bèi)稱爲“書手”等。換言之,在古代曆史中的大部分時期,沒有現代意義上的“職業
書法家”。
正是這種“精英底色”,讓
書法藝術自始至終與中國傳統文化關聯密切,在文人士大夫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,且沒有走上過度裝飾化、簡化與極端化路線。
書法史上的許多問題,其實不是寫得好(hǎo)不好(hǎo)的問題,而是文化的問題。
這種曆史脈絡發生重大的轉變,一是清代的“碑學”潮流,二是二十世紀後期專業化
書法教育的興起(qǐ)。前者使很多文化不足的作者、作品進入了“傳統”和“經典”;後者使作爲“文人之藝”且需要長期熏染、嵌入日常生活的
書法,變成(chéng)了在高校體制中可以通過數年教育迅速培養的專業。客觀地說,這一趨勢是不可避免的。
古人在日複一日的高頻率日常書寫中,讓
書法保持了相當程度的技術門檻,而若幹偉大的藝術家又爲之作出了原創性的貢獻。
書法的字體、風格與功能(néng)有關。在很多曆史情況下,選擇什麽字體、風格、技術,藝術方面(miàn)的考慮可能(néng)是其次的,重要的是考慮環境與場合的實際需求。比如顔真卿的楷書筆畫起(qǐ)收和轉折處銳利的凸起(qǐ),在他的行草書中難得一見,原因便是兩種字體往往有各自的功能(néng)。
書法的技術與其工具、媒材直接相關。我們使用的生宣紙、羊毫筆是明清以來才漸成(chéng)主流的,大部分曆史時期主要是熟而滑的紙、硬毫筆。從書寫材質看,金屬、石、竹木、絹帛、熟紙、生紙,會對書寫的技術帶來明顯的影響。《蘭亭序》中的一些筆畫,使用羊毫筆、生宣紙的話,幾乎無法呈現,要用筆鋒銳利的毛筆和沒有任何吸水功能(néng)的紙張才能(néng)寫就(jiù)。
書法的技術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。元代趙孟《定武蘭亭跋》:“蓋結字因時相傳,用筆千古不易。”但書寫者使用的技術,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,如所處時代的字體發展階段,審美時尚與技術時尚,紙筆形态,坐姿與執筆方式(包括家具的因素),範本的形态(墨迹、鈎本、拓本)……因而,“用筆千古不易”并不是曆史事(shì)實。此外,學習技術的過程中,兼有複原與創造。在臨摹古代範本時,我們不得不用主觀的書寫技術去模拟因各種客觀因素造成(chéng)的筆畫形态。如果是臨摹刻工不佳、風化嚴重的碑刻,則是用自己掌握的技術填充視覺形象。
書法家陸維钊曾提過:“寫碑要有想象力。”所以,在
書法領域,似乎很難存在原汁原味的“千年老湯”。
來源:大衆日報